生活中的情緒力 - 台中兒童情緒管理、台中兒童情緒評估

 

 

家有情緒小怪獸 ep.6 –生活中的情緒力

 

我們都期待孩子能適當地透過語言來表達情緒,但往往沒注意到,雖然孩子天生就具備展現情緒的能力,但若沒有在生活中累積足夠對情緒的認識和經驗,這樣的要求是相當地困難。同樣的,我們希望孩子有能力去面對挫折和挑戰,但孩子如果沒有累積從困難或挫折中獲益的經驗,那孩子面對困難和挑戰仍是滿滿的挫折感。以下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能做的引導,來累積孩子的「情緒力」:

 

一、累積情緒詞彙、辨識情緒

 

情緒是抽象的概念,需要透過連結具體經驗和命名情緒的過程來熟悉。

 

-

1.當孩子注意到周遭他人的情緒反應時,引導孩子觀察並同步命名,便讓抽象的情緒具體化,像是:當與孩子在餐廳吃飯,突然有小孩的哭聲,你跟孩子都注意到了,可以試著說「你看那個妹妹哭了,哭得好大聲,她很傷心。

 

-

2.我們可以在生活中使用情緒詞彙,去命名和標記出孩子和我們自己,甚至其他人的情緒狀態,像是:一起吃蛋糕時,當孩子笑了(具體經驗),我們可以試著說「很開心喔!」(命名情緒)來標記孩子的情緒。

 

-

3.我們可以透過與孩子一起觀看卡通影片、繪本共讀的過程中,額外去標記和命名角色的心情,像是:當圖片內容呈現玩具壞掉的畫面時,可以向孩子表達「好難過!」

 

-

4.開心、生氣、難過、害怕、討厭、驚訝,以及羨慕/忌妒,是孩子經常會有的情緒,家長可以先從這幾個情緒詞彙著手在生活中使用。

 

-

 

二、描述情緒和原因

 

在日常生活中,當孩子對情緒的狀態和詞彙熟悉後,我們可以在標記和命名情緒的同時說明情緒的原因,像是:「有新玩具,好開心」。當孩子開始有概念情緒以及情緒原因的連結後,我們便能夠在生活中引導和鼓勵孩子進行情緒和原因的表達練習。

 

-

 

三、部分協助下引導孩子嘗試,建立成功經驗

 

挫折忍受力不只有忍耐,還包含過去成功經驗中的希望感,能夠引導孩子在面對挫折和困難時知道自己有成功的可能、辦得到,而願意嘗試和挑戰。

 

-

1.當孩子面對困難時,家長不急著協助,可以先同理當下的感受,再鼓勵孩子嘗試,像是:這個真的很難,你先試/想看看。

 

-

2.若孩子在嘗試下能順利挑戰困難,家長可以及時的關注並回饋嘗試行為,像是:這個真的很難,但是你試試看還是做到了。

 

-

3.若面對的活動或困難難度較高,家長可以給予部分協助,但仍由孩子繼續完成或操作活動,而我們可以告訴孩子:新的/困難的活動有試試看、練習就很棒了。

 

-

 

當孩子情緒和狀態穩定時,我們仍需要去關注和認識情緒、累積嘗試的正向經驗,這些都是在生活中協助孩子儲存情緒的好能量。

 

#台中兒童情緒管理課程  #台中兒童情緒評估

 

 

 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