臨床心理師在早期療育的角色ep.7

 

 

臨床心理師在早期療育的角色ep.7

臨床心理師有甚麼寶?(輸出篇-兒童心理治療(下))

 

兒童心理治療是以互動的方式,

來協助孩子所遇到的心智困難。

而心理師與家長需是同步合作的關係

才能為心理治療旅程踏出穩定的第一步。

因此,讓家長了解介入有哪些方式並做選擇,

是我們這篇文章試圖想幫助家長得到的收穫。

另外,我們也會在每個取向後面附上書目,

若您對該取向有興趣或想了解更多,

都可以去透過這些書來得到更詳細的資料喔!

 

-

 

所謂的心理治療取向,

指的是臨床心理師「如何看待孩子的困難及改變」。

這些思考方式會在心理師的腦中形成一個地圖,

讓我們能夠依循路徑找到改善的方向。

此文會淺談家長可能常聽到的三種觀點取向,

每種方式都是有系統地在研究及發展,

且並非是完全獨立的關係,常常是相輔相成。

雖然採取不同觀點,但目標都是在思考,

如何能有效地幫助孩子。

 

-

 

一、「認知行為治療」觀點取向

問題行為的發生,大概都有前後脈絡,

了解問題行為前後發生的事情,

推敲可能的原因及影響,

在前置事件(A) → 問題行為(B) → 後果(C)的過程中,

找出可改變的元素。

例如:若從各方訊息能推敲出,

孩子的擾亂行為(B),

可能是為了抓取大人的注意力(C),

那麼我們需要採取的行動,

可能就是讓孩子到冷靜區,

暫時移除擾亂行為想要的「後果」(改變C),

也就是大人的關注,一旦移除了這個後果,

便能減少孩子的擾亂行為(削弱B)。

 

孩子的想法、情緒以以及行為的關係,

常常是心理師腦中的三角地圖,

透過從中找出可介入的點,

協助促成這三個元素的正向循環

 

因此,此取向會有清楚的認知及行為界定與介入方式,

需要大人在治療室外的環境共同配合執行,

才能穩定的發揮出效果。

這對於處在一片混亂且焦慮的家長們,

可提供結構性的分析與了解,

提供家長抓取清楚的方向,

進而得到有效的架構,協助處理孩子的問題。

 

參考書目

1.過動兒父母完全指導手冊(修訂版) (遠流,2014)

2.抱怨太多了怎麼辦 (書泉,2010)

3.害怕上床怎麼辦(書泉,2010)

4.心理學家爸爸親身實證的注意力教養法 (商周,2019)

 

-

 

二、「精神(心理)動力治療」觀點取向

當孩子的問題行為發生時,

心理動力治療取向的心理師,

會把這個問題行為脈絡拉得更長一些,

甚至可能往前拉到媽媽備孕的心態及家庭狀態,

從孩子胎兒-嬰兒-幼兒-學齡前發展過程中,

可能有什麼樣的「經驗影響著現在內在狀態」

 

心理動力取向的心理師,

其腦中地圖可能是這個孩子與重要他人,

許許多多的關係互動經驗,

在孩子內在所形成的自己與他者的關係,

也會思考這個所謂的問題行為,

其背後想傳達的情緒溝通意義為何。

 

當我們越理解孩子內在世界後,

就越能促使關係的流動,

而行為處理及改變的方式便會慢慢形成

 

因此,若使用心理動力取向的方式,

來協助孩子的問題,

那麼家長會需忍受一段從模糊,

到清楚的治療目標形成的過程。

雖然所需要的時間相對較長,

然而後續的治療效果也是相對深刻的喔~

 

參考書目

1. 給媽媽的貼心書 (心靈工坊,2009)

2. 0-2歲寶寶想表達甚麼(心靈工坊,2012)

3. 3-6歲幼兒為什麼問不停(心靈工坊,2012)

4. 孩子說「不」才會去做(心靈工坊,2022)

 

-

 

三、神經心理治療觀點取向

心理師腦中的地圖,

也可能是透過複雜的神經生理系統,

來探索的是生理與行為的關係。

這個領域常常會提到一些專有名詞,

像是 前額葉 杏仁核 情緒腦....等,

當我們更了解行為所對應的腦區及大腦,

順著用進廢退的原則,

更能找出適合的環境對應策略,

及透過具體的生理證據,來觀察療效與改變

 

參考書目:

1. 教孩子與情緒做朋友(地平線文化,2016)

2. 教養,從跟孩子的情緒做朋友開始(采實文化,2016)

3. 不是孩子不乖,是父母不懂(野人,2013)

 


 

 

TOP